“这里简直像个垃圾场。”这是“首批游客”在参观故宫时的评价。
谈到故宫,人们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它的庄严肃穆或华丽光彩,很难将其与“乌烟瘴气,垃圾遍地”这样的形象联系起来。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故宫不仅拥有辉煌的岁月,也有着不堪的回忆。
“首批游客”与其称之为游客,不如说他们是“强盗”。没错,他们正是那些侵华列强,也是他们让故宫经历了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当年新中国成立之际,国家便开始着手修缮故宫的计划。
当清理故宫垃圾的工作开始时,动用了7万人,包括男女老少。经过了9个月的努力,最终清理出了25万立方米的垃圾。据说,这些垃圾被装满了8300辆车才被全部运走。
那么,故宫的垃圾究竟从哪里来,又被送往何处?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老人”当时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垃圾的来源
作为明清时期皇帝的寝宫,故宫的规模之宏大自不待言,其内部的家具和用品无疑是当时国家之最。
除了皇帝和嫔妃,故宫里究竟还有多少人呢?
常言道“后宫佳丽三千”,这并非真的指有三千名妃嫔。她们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侍奉皇帝,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那便是用于政治联姻。
因此,皇帝通常不会娶平民女子。然而,达官显贵的女儿数量也有限。明清时期,后宫嫔妃最多不过千人,而据史料记载,清朝皇帝的妃子人数仅有百余人。
这是因为清朝皇帝非常重视血统,担心与汉人通婚会导致“汉化”,因此不愿轻易与汉人结婚。当然,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在意这一点了。
因此,尽管皇帝和嫔妃的总人数不过千人,但故宫的主要人群实际上是那些不为人所注意的“下人”,即那些为皇帝提供服务的仆人、太监以及侍卫等。
这类人数庞大,接近万人,他们的存在完全是为了服务皇帝。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在“康乾盛世”和“永乐之治”这两个时期,皇宫内活跃的人群数量大约为1万人。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这样的环境下,身处故宫的人无不言行谨慎,稍有差池便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因此,此时的故宫不仅没有垃圾堆积,甚至连一根杂草都难以寻觅,真可谓是一片洁净无瑕。
他们始终及时且规范地进行清扫,使故宫保持着极高的整洁度。
然而,这种情况在清末发生了变化。清政府屡次失利,各国列强如狼似虎,签订的各种条约不仅未能让他们心满意足,反而激增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和贪婪欲望。
随着列强踏入紫禁城,曾经辉煌的故宫,如今却成了逃亡者的囚笼,绝望与恐惧弥漫其中。此时此刻,生存已是奢望,更别提打扫了。
该跑的跑,该逃的逃,但皇帝的生活不能受到影响,依旧享用山珍海味,然而大量垃圾因此无人清理。
还有在逃亡过程中遗留的物品杂乱和列强破坏所产生的人为垃圾。
这些基本上就是故宫垃圾的主要来源,主要可以分为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两类。
故宫大扫除
故宫在那段屈辱的岁月中经历了列强的侵凌和日军的肆虐,昔日辉煌已被摧残得满目疮痍。在这样的情势下,美工兼职网站故宫的卫生状况更是无人顾及。
因此,故宫被称为“强盗”口中的“垃圾场”。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伟人出现,并引领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后才得以解决。
那么,为什么需要对故宫进行彻底的清理呢?
北京作为首都,历史地位自是不言而喻。而作为北京最具象征性的建筑,故宫更应维护其形象,绝不能“以垃圾示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对新中国至关重要的事件即将发生,那就是开国大典。
届时,全世界的目光将集中在中国,若那时让其他国家看到故宫变成垃圾场,这将损害国家形象。
故宫承载着中华悠久历史的深厚底蕴,作为我国的珍贵瑰宝,理应得到保护。
因此,1949年,故宫的大扫除工作全面展开。
那时可谓是“全民皆兵”,无论老少纷纷上阵。约有7万人自愿参与了这次清扫活动,其中不乏许多学生前来助力。
这次除了清理垃圾外,还将对故宫进行全面翻新。为此,国家邀请了各界的工匠大师来完成这项任务。
据悉,当时在清理故宫垃圾的过程中,共清除了25万立方米的废弃物,同时还发现了180多万件文物,其中不乏珍贵之物。
幸好处理得当,否则国家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这次大扫除历时9个月,清理出的垃圾多达8300车,最终才全部运走。工作人员将对这些垃圾进行多次检查,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珍贵的文物。
25万平方米的垃圾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些垃圾的体积足够填满35个足球场,还会有剩余。那么,这么庞大的垃圾量该去往何处呢?
工作人员将对垃圾进行分类,区分出哪些是可降解的,哪些是有害的。随后,大部分垃圾会被集中处理后运往城外填埋,少部分经过特殊处理后再进行丢弃。
如今的故宫
此次对故宫的清扫工作,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清理,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追忆与回顾。
1925年,故宫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景区,游客只需购票便可入内参观。此后,故宫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修缮工程,逐步恢复了昔日的辉煌。
当时由于人们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加之垃圾桶数量有限,乱扔垃圾的现象几乎随处可见。
因此,故宫的环保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曾多次发生垃圾堵塞排水系统的情况,这些垃圾不仅破坏了故宫的环境风貌,还引发了一系列管理上的挑战。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管理人员的宣传力度加大,人们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及工作人员采用新颖的清洁方法,这类问题正逐步减少。
然而,对于故宫的保护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如今的故宫已经是一位“600多岁的老人”,它肩负了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悠久的文化传承。
故宫历经无数动荡岁月,依然巍然屹立于世,愿它不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毁灭。
故宫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文化的象征,它代表了我国历代人民的智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不仅需要得到保护,更应当受到尊重。
行走在故宫中,望着那庄严的红墙黄瓦,脚下踩着一块块青砖,你是否会在某个瞬间,倾听这位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老人”的故事呢?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