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浩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绕不开的人物美工兼职网站,他在红军时期就当上了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四方面军总政委,但后半生却归于沉寂,最终只活了61岁。
陈昌浩
陈昌浩的感情经历同样十分曲折,他一生共经历了4段婚姻,今天帝哥主要聊聊他和第一任妻子刘秀珍和第二任妻子张琴秋之间的婚姻故事。
1906年,陈昌浩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他早年和家乡一位叫刘秀珍的姑娘结成了夫妻,刘秀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小脚妇女,但为人十分贤惠,她和陈昌浩共育有陈祖泽、陈祖涛两个儿子。
陈昌浩在婚后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7年8月,他被组织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陈昌浩临行之前,对刘秀珍说:“现在,汪精卫和蒋介石结起伙来杀共产党和老百姓,我们只有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他们枪对枪、刀对刀地干,建立起像苏联那样的工农当家作主的新世界。我只要一年半载就能回来,到时候我如果不回来,也要接你去的。”
此时刘秀珍正怀着次子陈祖涛,她对陈昌浩说:“要去,我也去!”
“那怎么行?你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
建模渲染“找人取药打了吧!”
“那我还舍不得呢!别胡思乱想了,你走了咱妈谁照顾?你至少现在不能走!”
第二天,陈昌浩就启程前往苏联,从此以后,他和刘秀珍失去了联系。
陈昌浩在中山大学学习期间,认识了美丽、聪明、坚强的张琴秋。张琴秋比陈昌浩大2岁,早在1924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已与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沈泽民结成夫妻,他们夫妇于1925年11月来到中山大学学习。
张琴秋和沈泽民
陈昌浩和张琴秋都酷爱音乐,在学校的一次联欢会上,他们曾一起表演了一个男女声二重唱《三驾马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不过此时他们的感情,还仅仅是姐弟和同志式的。
1930年,沈泽民、张琴秋、陈昌浩先后回国,此后他们又被派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但令人遗憾的是,1933年11月30日,沈泽民不幸病逝,年仅33岁。
此时的张琴秋可谓是祸不单行,不仅失去了丈夫,而且因为多次抵制张国焘的错误意见而受到打击,由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被降为红江县委书记。此时已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政委的陈昌浩十分关心张琴秋,他经常主动来和张琴秋见面,然后支开警卫员单独“谈工作”,如果有时有不知趣的部下在场,他们便会用俄语进行交谈。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琴秋受伤的心美工兼职网站,慢慢地被陈昌浩抚平了,两人之间也擦出了爱情的火花。1935年5月中旬,红四方面军长征来到四川北部的茂州时,他们在这里举行了婚礼。
张琴秋
此时的陈昌浩尽管身居高位,但他依然保持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只让后勤部办了一桌便饭,请张国焘、徐向前和部分将领聚了一下,就算是婚礼了。
新婚当晚,陈昌浩和张琴秋并肩而坐。陈昌浩看着桌上燃烧的蜡烛,此时蜡烛的烛油已经在桌上流成了3堆,他若有所思地问张琴秋:“你看,这3堆烛油像什么?”
张琴秋不假思索地说:“像这几年英勇不屈的红四方面军跨过的大别山、秦岭、大巴山!”
陈昌浩却笑着说:“我看更像‘三驾马车’!”
张琴秋马上明白了陈昌浩的意思,她又想起了当年自己在苏联和陈昌浩一起演唱《三驾马车》这首歌的情景,不禁用手捶着陈昌浩的肩膀说:“人们都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你这个湖北佬真坏!”
张琴秋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中央决定由红四方面军一部2万余人组成西路军,进入甘肃河西走廊作战。陈昌浩出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已经怀孕的张琴秋则出任西路军组织部长,担负着繁重的干部调配工作。
不久以后,张琴秋即将分娩,陈昌浩便将她送到西路军总医院待产。但不久后的临泽守卫战失败,西路军的后勤单位被迫撤离,张琴秋在撤离途中生下了一个孩子,但遗憾的是,这个孩子没能活下来。此次分娩使张琴秋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此后她再没能够生育。
由于敌众我寡,西路军虽然英勇杀敌,但仍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1936年3月13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陈昌浩面对包括张琴秋在内的二三十名师团干部,泣不成声地宣布:剩下的部队组成几个支队,就地分散打游击,他和徐向前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
西路军西进行动示意图
分别之际,陈昌浩的心情十分沉重,他没有与张琴秋说什么话。
后来张琴秋在突围时不幸被俘,因叛徒出卖,她的身份暴露了,敌人将她押解到南京,关在“首都反省院”。不久以后,抗战全面爆发,周恩来与国民党政府经过多次交涉,终于将张琴秋等一大批干部营救出狱。1937年10月,经历磨难的张琴秋终于回到了延安。
而陈昌浩在与徐向前回延安的途中美工兼职网站,因为胃病复发,只好暂时在一位老中医家里休养,徐向前一人先行出发回到延安。徐向前养好病以后,先是辗转回到了汉口老家,并在这里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前妻刘秀珍和两个儿子。
刘秀珍见到陈昌浩后,激动不已,不仅向他倾诉10年来的困苦和辛酸,而且表示自己这次一定要跟着他走,去延安参加革命。
陈昌浩却说:“现在要和日本人打仗,你还得等待三五年,待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后,我再来接你!”
刘秀珍坚决不同意:“这次我再也不让你丢下我独自走了!”
陈昌浩只好说:“等我到了陕北,立刻派人接你们去延安。”刘秀珍这才肯让他离去。
陈昌浩回到延安后,终于和张琴秋团聚了,他还被任命为中宣部宣传科长,小程序美工并兼任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三所学校的政治教员。陈昌浩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他工作非常拼命,不久后由于过度劳累,他的胃病再次复发,久治不愈,不得不在1937年8月前往苏联治病。
陈昌浩(右)和儿子陈祖涛
陈昌浩去苏联后不久,刘秀珍带着儿子,在汉口八路军办事处人员的护送下,历经辗转,在1938年到达了西安,并见到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处长伍云甫。
伍云甫了解了刘秀珍的情况后,对她十分敬佩,但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把张琴秋的情况告诉刘秀珍,于是伍云甫坦率地说:“张琴秋在河西走廊作战被俘后,被国民党送到了南京,经周恩来同志的交涉,她已经于去年回到了延安,现在担任中国女子大学的教务长。我想,这事早晚是要知道的,与其晚点告诉你,不如早点说。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你看怎么办?”
刘秀珍听后惊呆了,因为此前他从未听说过陈昌浩已经再婚了,但她很快就冷静地下来,她对伍云甫说:“伍先生,还是让我去延安吧,我要把孩子交给他,然后各走各的路。”
刘秀珍一到延安,张琴秋就亲自来迎接她。张琴秋紧紧地握住刘秀珍的手说:“前10天就接到电话,知道你们要来了,以后每天打探几次,今天一大早,听到消息我就赶来了。”
这天晚上,张琴秋对刘秀珍说:“秀珍姐,你刚来,我没有告诉你,昌浩已经到苏联治病去了。他临走时留给你一封书信,我念给你听听吧!”
陈昌浩的信是这么写的:
秀珍,谢谢你,千里迢迢带孩子来延安,我又不在此地,实在对不起你了。希望好好听琴秋的话,安心学习文化,以准备将来搞好抗日工作。再见。
刘秀珍听后大哭:“真的,他丢下我们母子俩走了,连面都不见一下,他……”
张琴秋连忙安慰刘秀珍说:“快别哭了,‘女大’的学员开晚会欢迎你呢,哭天抹泪的,叫人看见不好。”
张琴秋
这天晚上,在张琴秋的鼓励下,刘秀珍第一次当着“女大”的学员们讲了话:“我的家乡已被日寇占了,我不愿当亡国奴,所以走了几千里路来延安。我来延安是为了抗日,不是为了找陈昌浩。昌浩走了,我也要参加革命!”
不久以后,在张琴秋的帮助下,刘秀珍很快就办理了入伍手续,并被安排在延安干部子女保育院工作。刘秀珍学习和工作都很努力,她的进步很快,在1941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刘秀珍和张琴秋的关系也很好,两人亲如姐妹般相处着。
有一天,张琴秋突然真诚地对刘秀珍说:“你和昌浩是结发夫妻,感情也很好,又有两个孩子,过去是革命与战争使你们分离了,现在我应该退出来,让你们团圆。”
刘秀珍连忙摇头:“那不行,我没有文化,没有工作的本领,又是小脚,完全不能帮助昌浩工作。琴秋,不要再说这件事了,你再说,就是赶我走。”
不久以后,在组织的帮助下,刘秀珍正式解除了她与陈昌浩的婚姻关系。后来刘秀珍与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士周益结了婚,婚后周益不仅对刘秀珍很好,还担负起了照顾陈昌浩孩子的重任,这在当时传为佳话。
1943年,因为陈昌浩去苏联多年后一直杳无间讯,他与张琴秋的婚姻事实上便不存在,张琴秋便请求组织解除了她与陈昌浩的婚姻关系。不久以后,经中央组织部批准,张琴秋与老战友、原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院长苏井观结为夫妻。
张琴秋和苏井观
1951年,陈昌浩终于回到了祖国。出于战友情谊,徐向前邀请了他和张琴秋、苏井观等红四方面军的老同志在自己家里聚会。陈昌浩见到张琴秋后,感到非常愧疚,连声对她说:“琴秋,是我使你受苦了!我……我对不起你呀!”
新中国成立后,刘秀珍一直在湖北的银行系统工作。1962年,陈昌浩来到湖北休养,终于再次见到了刘秀珍,此时他对刘秀珍充满了歉意、感激和钦佩,反复地说:“苦了你啦!你去延安的时候,我已去了莫斯科,千斤的担子让你一个人挑了。”
刘秀珍不禁泪流满面:“你也并不轻松,受了那么多的罪,吃了那么多的苦,我们相隔在两个世界,我也照顾不了你呀!”
陈昌浩感激地说:“感谢你把两个孩子带大了,现在又都成了才。你现在年岁大了,不要再抚养孙子了,不然他们不知道孩子是怎样养大的,让他们也体会一下做父母的辛劳。”
1967年7月30日,陈昌浩去世,享年61岁。1968年4月22日,张琴秋去世,享年64岁。
晚年的张琴秋美工兼职网站
发布于:天津市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